蹣跚學步ELT,華麗轉身副駕駛
-記A320飛行員是怎樣煉成的
發布時間:2016年3月23日
為了深入了解飛行學員初始訓練的情況,我于2016年3月在川航培訓中心全程觀摩了一個完整組的副駕駛入門(ELT)訓練,親眼見證了3名對A320飛機一無所知的學員,如何在教員們的諄諄教導下,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里成長為可以利用原始數據人工起降A320飛機的準副駕駛的全過程。資深教員們的敬業精神和懵懂學員們的孜孜以求,如同一股無形的正能量激勵著我們每一個川航人為公司的迅猛發展而拼搏奮斗。
A320入門訓練通過使學員熟悉A320飛機座艙設備、熟知操作方法、熟練飛行程序,從而達到觀念入門、設備入門、程序入門和駕駛術入門的教學目的。訓練中負責啟蒙的是培訓中心的地面理論教員,教員在五天理論培訓過程中,要把A320機型的系統、性能、特點、程序、CRM等重點知識進行全面的講解,要引導學員正確使用厚重的操縱手冊和檢查單,更要將諸多強制記憶的科目(如座艙圖、ECAM、性能數據及非正常程序等)不斷灌輸給學員。夜幕降臨后的CBT教室和ECAM練習器里到處留下學員們“寒窗苦讀”的身影 - 為了鞏固知識,學員們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刻苦研習、深入探討。
當學員們仍面對海量理論知識如履薄冰時,訓練已轉入了模擬機實戰階段。為了增強飛行訓練的真實性,為了提升對設備和程序的直觀認識,為了真正提高飛行操縱的手上功夫,培訓中心對學員進行的9場飛行訓練全部利用全動模擬機來完成。 而在模擬機訓練過程中,飛行教員又在不斷為學員灌輸安全理念、情景意識、資源管理乃至成本管理的概念。
飛行訓練的第一課,學員們帶著好奇心和神秘感步入了模擬機艙,望著眼花繚亂的儀表面板,他們怯生生地坐進了駕駛座椅,教員手把手地指導學員調節座椅、使用耳機和應急設施、檢查設備、認讀儀表、調整燈光、設置慣導、制定無線電和性能計劃......
在前三課的飛行訓練中,學員們的操作顯得手忙腳亂、面對教員的一道道指令更是應接不暇。利用原始數據飛行過程中,有的學員飛起來像打擺子,有的學員“左傾”路線嚴重,落地總是偏左沖向草地,有的學員著陸拖泥帶水、上躥下跳,教員口干舌燥、不厭其煩地上座指導、手把手地修正動作,學員們仍猶如騰云駕霧、大鬧天宮的孫大圣。坐在觀摩座椅的我不時頭昏腦漲,不由切身感受到飛行教員每天在封閉的模擬機艙內長時間帶飛初始學員的艱辛。
經過三課歷練,學員們初步熟悉了設備和程序,掌握了標準喊話,機組配合也有了進步,也慢慢領悟了教員為其總結的操縱口訣和經驗秘笈的真諦。
從第四課開始,教員開始陸續設置各種特情科目,如風切變、單發失效、低能見度、緊急下降、雙FCU故障等。學員們原本緊張的神經繃得更緊了,但是在教員的專業指導下,學員們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較為理想地以人工飛行的模式將A320這只大鳥一次又一次轉危為安、平安起降。
盡管在對飛機操縱把控上,已越來越熟悉,手感上也越來越自如,但學員們對設備和程序等記憶科目還是尚未內化于心,不時需要教員的“敲打和點撥”。為了使學員們汲取不同教員的寶貴技術經驗,培訓中心安排學員們交叉觀摩各自的模擬機訓練,學員們藉此機會取長補短、互為相長。通過一個月的勤學苦練,學員們終于初步理解了教員對飛行系統所做的形象描述和生動總結:飛機系統猶如人體系統 – 計算機系統乃飛機之大腦、發動機系統乃飛機之心臟、操縱系統乃飛機之手足、燃油系統乃飛機之血液,而通訊、氧氣和雷達系統則如飛機的耳、鼻、眼。各系統對于安全運行缺一不可,而仔細到位的起飛檢查和空中檢查則是確保“人機合一、天人合一”的安全前提。
模擬機訓練和航前航后講評時間每天總計約9小時,加之課余自修時間,學員們每天至少有12小時的時間投入了緊張的飛行集訓,其壓力之大、難度之大,非常人所想,有的學員由于壓力大徹夜難眠,有的學員帶病堅持參訓。
年近古稀的資深教員王庭輝感言:“入門訓練是飛行學員人生轉入正規民航生涯的重要階段。入門培訓階段優質苛訓、高壓嚴抓的教學管理模式將為學員們后期高強度的機型改裝訓練奠定堅實的基礎。學員們其實做的已經很不錯了,但我們還是要不斷地鞭策他們更上一層樓,為他們將來的安全飛行練好扎實的基本功。嫻熟的技藝、豐富的航理知識以及嚴謹的飛行作風、獨到的決策能力是一個優秀飛行員綜合素質的體現。所以,嚴格一點、嚴肅一點、嚴厲一點、嚴謹一點是必不可少的。學知識要廣開思路,要多問幾個為什么,做到言語有出處,行事有依據,不茫然、不敷衍、不草率、不胡來,這樣才能一輩子保證安全。要記住,你所從事的事業是人命關天的高風險職業!”
就這樣日復一日地臥薪嘗膽,就這樣披星戴月、起早貪黑,轉眼間學員們迎來了ELT的模擬機考核。考核飛行的“跑道”上,蹣跚學步的“丑小鴨”們頗為熟練地調控著駕駛艙設備和儀表,仔細地制訂著航班飛行計劃,默契地協同配合,標準地喊話,準確地操縱...盡管他們的表現還不盡完美,但他們的顯著進步和茁壯成長已為他們華麗轉身為“小天鵝”奠基了光明的轉型通途。望著一只只脫胎換骨的“小天鵝”從培訓中心展翅飛回股份公司,又矯健地飛向航線前沿,教員們的辛勤汗水也化為了欣慰的笑容。
近期,培訓中心將依據民航規章為公司開發高性能替代課程,并與ELT課程合并優化,該高級課程的打造不僅能為公司大幅降低航校訓練成本,還將更有效地提升A320初始培訓的針對性
教員們的兢兢業業和學員們的自強不息,使我們的川航駕駛機隊得以不斷注入新鮮血液,也正是這些具有高尚川航精神的川航人不斷成為對公司安全運行和穩健發展保駕護航的中流砥柱!
(撰稿人:飛管部 金紅娟 2016年3月17日)
